以下是本期播客的要点整理:
在上期节目中,您谈到四大核心因子——价值、质量、动量和分析师预期修正,这些构成了您的选股框架。基于这个框架,筛选出的理想股票应当具备哪些特征?您如何定义“最优股票”?
量化最优股票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我试着阐述一下。首先我们要寻找高质量股票,这意味着股票或公司需要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健康的财务状况,以及注重股东价值而非盲目扩张的管理团队。同时,股票应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且获得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上调。除了具备这些优势特征外,股票的估值倍数指标(如市盈率或市现率)也应处于合理区间。
您提到的质量、动量和价值,不正是所有投资者追求的目标吗?您描述了一种理想状态,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很难构建一个既能保证高质量股票又能维持合理估值的选股模型。
你说得非常对。我们发现,高质量股票和强势动量股票往往存在估值溢价。这正是因子间呈现负相关或弱相关的原因所在。当价值因子表现突出时,质量和动量因子往往表现平平。但正是这种特性赋予了多因子组合独特的优势:通过科学的因子整合,我们可以获得分散化效益。相比单一因子策略,多因子组合可以在同等风险下获取更高的收益,或者在更低风险下实现同等回报。
您所说的“整合”是否意味着各因子的效力被稀释?这是不是为了解决难以找到理想个股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种面面俱到的折衷方案?
恰恰相反。因为这些因子单独使用时都具有效力,而组合运用更能产生协同效应。
在上期节目中,您解释了因子的定义。倘若深入探究这些因子背后的经济逻辑,它们为什么能持续有效呢?
主要存在两种解释:风险补偿理论和错误定价理论。一般来说,不同因子对应不同的解释,这也说明了它们之间的低相关性。以价值因子为例,风险补偿理论认为,价值股普遍面临财务困境风险,所以投资者需要获得补偿。但我们的研究发现,价值溢价并非集中在高风险股票上,而且我们有办法区分“价值陷阱”,也就是因某些原因被低估的股票,和真正能带来超额回报的价值股。因此,风险补偿理论似乎并不全面,错误定价理论同样不可忽视。尽管市场整体效率较高,但并非绝对有效。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还存在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等现象。仍以价值因子为例:我们发现,过去增长迅猛的股票常常被过度追捧。投资者往往过度依赖这类股票的历史表现来推断未来业绩,从而导致估值过高。即使这类股票未来增长依然高于平均水平,但由于预期已被拔高,它们更容易令市场失望。相反,过去增长乏力的价值股因预期极低,反而更可能带来惊喜,实现显著回报。
这个例证太精彩了,精准诠释了我们系列播客讨论的核心主题——人类行为偏差为量化投资者创造了机会。
确实如此。
您已经阐释了价值因子的逻辑。能否用同样的方式剖析一下动量因子?动量因子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为何近期表现如此出色?
如果说价值因子反映了市场的过度反应,那么动量因子则更多体现了市场的反应不足。当新信息涌入市场后,市场对信息的消化需要一个过程,价格调整存在时滞,呈现循序渐进的特征,从而形成动量——这就是动量因子的作用机制。
查看全部
免责声明:
本文由荷宝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荷宝上海”)编制,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并不构成荷宝上海对任何人的购买或出售任何产品的建议、专业意见、要约、招揽或邀请。本文不应被视为对购买或出售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或采用任何投资策略的建议。本文中的任何内容不得被视为有关法律、税务或投资方面的咨询, 也不表示任何投资或策略适合您的个人情况, 或以其他方式构成对您个人的推荐。本文中所包含的信息和/或分析系根据荷宝上海所认为的可信渠道而获得的信息准备而成。荷宝上海不就其准确性、正确性、实用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陈述, 也不对因使用本文中的信息和/或分析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荷宝上海或其他任何关联机构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员工均不对任何人因其依据本文所含信息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损害或任何其他后果承担责任或义务。本文包含一些有关于未来业务、目标、管理纪律或其他方面的前瞻性陈述与预测, 这些陈述含有假设、风险和不确定性, 且是建立在截止到本文编写之日已有的信息之上。基于此, 我们不能保证这些前瞻性情况都会发生, 实际情况可能会与本文中的陈述具有一定的差别。我们不能保证本文中的统计信息在任何特定条件下都是准确、适当和完整的, 亦不能保证这些统计信息以及据以得出这些信息的假设能够反映荷宝上海可能遇到的市场条件或未来表现。本文中的信息是基于当前的市场情况, 这很有可能因随后的市场事件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变化, 本文内容可能因此未反映最新情况, 荷宝上海不负责更新本文, 或对本文中不准确或遗漏之信息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