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金融科技“并购热”
2019年,金融科技领域的并购活动再创新高,投资总量数额巨大。毕马威的报告显示[1],全球并购交易额从2018年的910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973亿美元。且许多交易是强强联合,而非以强并弱。
“并购热“的主要动力是美国支付行业的大整合,同时成熟公司扩大业务和市场的需求也推动了行业的整合。尽管去年中美贸易局势紧张与英国脱欧双重不利因素叠加,但跨境并购仍保持高速增长,交易多达138笔,总额达542亿美元。
金融科技业全球并购活动
虽然并购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但促成交易的结构性因素没有改变,例如一些支付公司迫切需要扩大规模,力求保持长久竞争力。

资料来源:毕马威《2019年金融科技脉搏》、《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分析》(数据由PitchBook提供),截至2019年12月31日。
欧洲支付业亟需扩大规模
欧洲的并购浪潮不如美国迅猛,却也势不可挡。欧洲各国的语言、法规不尽相同,导致支付业相对碎片化。若想在竞争激烈的支付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大量信息技术投资。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发现经营支付业务日益艰难,一波并购潮或将来袭。此外,2019年9月全面生效的PSD2指令要求各国开放国内支付市场,为欧盟内部整合铺平了道路。
一些银行拥有的支付业务可能会被欧洲行业巨头(例如Worldline)或期望在欧洲扩展业务的美国公司收购。Worldline最近宣布收购法国支付解决方案集团Ingenico,预示着欧洲并购潮正蓄势待发。
关注官方微信

扩展业务和市场
近几个月,支付行业一直抢占并购风口,但金融科技的其他领域也因行业巨头的扩张需求而迎来并购红利。例如Visa收购Plaid、PayPal收购Honey,以及Intuit最近宣布将以71亿美元收购Credit Karma。
由于阿里巴巴、Alphabet、苹果、百度、IBM、微软、腾讯等全球科技巨头不断加码金融科技领域,它们所发起的交易也有望继续助推金融科技并购活动。据毕马威统计,2019年,科技巨头的投资量连续第五年不断攀升,46笔交易所涉投资额达35亿美元。
另外,如P2P借贷、房产科技或网络安全等细分也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良性并购,因为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期望在必要时发展壮大并实现规模化,而科技巨头则期望拓展到金融科技欠发达的领域并获得市场份额。
新冠疫情并未带来实质性冲击
目前许多金融科技公司估值普遍较低,颇具吸引力,但潜在卖买家(尤其是风投)可能会倾向于继续观望。
我们对并购前景持乐观态度。资金充裕的大型公司很可能出于扩张需求收购新业务,而那些受股市震荡影响的大型换股交易则很可能要在金融和经济复苏迹象明晰时才有望出现。
[1] 资料来源:毕马威《金融科技脉搏——2019年下半年报告》。
免责声明:
本文由荷宝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荷宝上海”)编制,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并不构成荷宝上海对任何人的购买或出售任何产品的建议、专业意见、要约、招揽或邀请。本文不应被视为对购买或出售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或采用任何投资策略的建议。本文中的任何内容不得被视为有关法律、税务或投资方面的咨询, 也不表示任何投资或策略适合您的个人情况, 或以其他方式构成对您个人的推荐。本文中所包含的信息和/或分析系根据荷宝上海所认为的可信渠道而获得的信息准备而成。荷宝上海不就其准确性、正确性、实用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陈述, 也不对因使用本文中的信息和/或分析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荷宝上海或其他任何关联机构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员工均不对任何人因其依据本文所含信息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损害或任何其他后果承担责任或义务。本文包含一些有关于未来业务、目标、管理纪律或其他方面的前瞻性陈述与预测, 这些陈述含有假设、风险和不确定性, 且是建立在截止到本文编写之日已有的信息之上。基于此, 我们不能保证这些前瞻性情况都会发生, 实际情况可能会与本文中的陈述具有一定的差别。我们不能保证本文中的统计信息在任何特定条件下都是准确、适当和完整的, 亦不能保证这些统计信息以及据以得出这些信息的假设能够反映荷宝上海可能遇到的市场条件或未来表现。本文中的信息是基于当前的市场情况, 这很有可能因随后的市场事件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变化, 本文内容可能因此未反映最新情况, 荷宝上海不负责更新本文, 或对本文中不准确或遗漏之信息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