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传统方式,流媒体月费较低,随着供给内容质量的逐年提升,更凸显性价比。
流媒体企业大致分为SVOD供应商和音乐流媒体平台两种。龙头公司有Netflix,Spotify,Apple,Amazon和Google等。其他还有媒体、电信和更广泛的电子消费类公司,如AT&T和Sony等。
除了视频和音乐,订阅制的电子游戏也是增长亮点。此板块仍处于发展初期,有赖于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流媒体的一个重要商业模式是包月付费点播(subscription-based video on demand 简称SVOD),SVOD的基本策略是为订阅用户提供独家内容。之前只能通过影院和传统电视渠道获得的优质内容,现在足不出户就能观看收听。疫情隔离助推了此趋势。代表公司有奈飞,迪斯尼+,以及亚马逊的Prime Video。全球SVOD销售额在2019到2025年间预计将增长500亿美金,总量达980亿美金。
2010年,SVOD先锋奈飞,凭借着与各类电影制作室和电视网络的良好关系,迅速扩张业务。彼时,这些内容制造者期望利用奈飞这样的平台提高销售额。随着SVOD壮大,用户开始取消有线电视订阅,这些内容生产方与奈飞这样的平台终究成了直接竞争对手,逐渐中止了合作。SVOD开始自己制作电影电视剧。
部分制作室和有线电视决定搭建自己的线上平台,并获取终端客户。但只有极少数制作室能最终抗衡奈飞。
为了从内容上突围,今年五月 Spotify推出了独家播客——Joe Rogan的秀“The Joe Rogan Experience”。
音乐流媒体的竞争呈现Universal Music, Sony Music, Warner Music三足鼎立的格局。
流媒体在过去十年的爆发式发展远未结束,激烈竞争仍将继续,多巨头并存的行业格局仍将持续存在。疫情加速了客户累积,而不断增长的订阅量使平台有能力产出更优质的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形成正向循环。
[1]来源:Digital TV Research, Global OTT TV and Video Forecasts, 2020年5月